LNMP环境下数据库优化技巧
LNMP环境下数据库优化技巧
一、硬件与操作系统优化
- 硬件:选择64位CPU、SSD硬盘(优先RAID10)、足够内存(建议≥32GB)。
- 操作系统:使用CentOS 7/8 x86_64系统,关闭NUMA特性,采用XFS文件系统,优化内核参数(如
vm.swappiness=10
、net.ipv4.tcp_tw_reuse=1
)。
二、MySQL配置优化
- 核心参数:
innodb_buffer_pool_size
:设置为服务器内存的50%-80%。max_connections
:根据并发量调整(建议1000-3000),配合连接池使用。innodb_log_file_size
:设置为256MB-1GB,提升日志写入效率。
- 存储引擎:优先使用InnoDB(支持事务、行级锁)。
三、数据库结构与索引优化
- 表设计:
- 规范化设计,避免冗余字段;大表可考虑分区(如按时间分片)。
- 选择合适数据类型(如用
INT
替代VARCHAR
存储数字)。
- 索引策略:
- 为高频查询字段(如
WHERE
、JOIN
条件)创建索引,避免全表扫描。 - 使用复合索引优化多条件查询,避免过度索引(影响写入性能)。
- 定期用
OPTIMIZE TABLE
重建索引,清理碎片。
- 为高频查询字段(如
四、查询与缓存优化
- SQL优化:
- 避免
SELECT *
,只查询必要字段;用JOIN
替代子查询。 - 使用
LIMIT
分页,避免OFFSET
大数据量分页(可改用“上一页最大ID+1”方式)。 - 用
EXPLAIN
分析查询计划,定位全表扫描或低效索引问题。
- 避免
- 缓存应用:
- 用Redis/Memcached缓存热点数据(如用户信息、商品详情),减少数据库访问。
- 启用MySQL查询缓存(
query_cache_type=1
),但需注意缓存失效问题。
五、高可用与扩展
- 读写分离:主库负责写操作,从库处理读请求,减轻主库压力。
- 负载均衡:通过Nginx或中间件(如HAProxy)分发数据库请求到多台从库。
六、监控与维护
- 慢查询日志:开启并分析慢查询(
slow_query_log=1
),定位性能瓶颈。 - 监控工具:使用Percona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(PMM)、Zabbix等监控数据库性能指标(如QPS、TPS、连接数)。
- 定期维护:备份数据库(建议压缩备份),清理无用数据,优化表结构。
参考来源:
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请联系我们,一经查实立即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