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在Linux中用FileZilla传输大文件
如何在Linux中使用FileZilla传输大文件
一、准备工作:安装FileZilla
在Linux系统上,可通过包管理工具快速安装FileZilla Client(传输大文件仅需客户端,无需自行搭建Server):
- Ubuntu/Debian:运行
sudo apt update && sudo apt install filezilla
; - CentOS/RHEL:运行
sudo yum install filezilla
。
安装完成后,通过终端输入filezilla
或从应用菜单启动客户端。
二、配置FileZilla站点管理器(关键步骤)
- 打开FileZilla,点击顶部菜单栏文件→站点管理器;
- 点击左下角新站点,输入站点名称(如“Linux大文件传输”);
- 基础配置:
- 协议:优先选择SFTP - SSH File Transfer Protocol(端口22,默认加密,安全性更高);若服务器未开启SFTP,可选择FTP(端口21,需后续配置加密);
- 主机:输入Linux服务器的IP地址或域名;
- 登录类型:选择“正常”,输入服务器用户名(如
root
或普通用户)和密码;
- 加密设置(仅FTP协议需要):
- 在“加密”下拉菜单中选择“要求使用明文的FTP over TLS”(FTPS),增强传输安全性;
- 测试连接:点击连接,若提示“连接成功”,则配置正确。
三、传输大文件的核心技巧
1. 启用断点续传
FileZilla默认支持断点续传。若传输过程中因网络中断、电脑重启等原因失败,重新连接后,客户端会自动检测未完成的文件,从断点处继续传输,无需重新上传/下载整个文件。
2. 使用多线程并行传输
多线程可显著提升大文件传输速度:
- 点击顶部菜单栏编辑→设置→传输→传输设置;
- 勾选“限制同时连接数”,将“最大同时传输数”设置为5-10(根据网络带宽调整,如100M带宽可设为5,1000M带宽可设为10);
- 勾选“限制每个文件的并行传输数”,设置为2-3(避免单个文件占用过多资源)。
3. 强制使用被动模式(PASV)
被动模式对NAT(路由器)、代理服务器或防火墙更友好,避免“无法连接”错误:
- 在“传输设置”中,勾选“默认使用被动模式”(部分版本为“被动模式”),FileZilla会自动切换至被动模式传输。
4. 优化传输设置
- 禁用速度限制:在“传输设置”→“传输”中,取消勾选“限制下载速度”和“限制上传速度”(默认无限制);
- 调整超时时间:将“连接超时”设置为30-60秒(默认15秒),避免因网络波动导致连接中断。
四、开始传输大文件
- 连接服务器:在站点管理器中选中配置好的站点,点击连接;
- 定位文件:左侧窗格为本地计算机文件列表,右侧为服务器文件列表;
- 上传/下载:
- 上传:选中本地大文件(或文件夹),右键点击上传,或直接拖动至右侧目标目录;
- 下载:选中服务器上的大文件,右键点击下载,或拖动至左侧本地目录。
五、注意事项
- 网络稳定性:确保网络连接稳定(如使用有线连接),避免无线信号波动导致传输中断;
- 安全防护:传输前关闭电脑防火墙或添加FileZilla为信任程序(临时),传输完成后恢复;避免在公共Wi-Fi(如咖啡馆、商场)传输敏感大文件;
- 服务器配置:若传输速度仍慢,可联系服务器管理员检查带宽是否充足、防火墙是否允许FTP/SFTP端口(21/22)、是否开启了磁盘I/O限制;
- 文件预处理:若大文件为可压缩格式(如TXT、DOCX、LOG),可先用
zip
或rar
工具压缩(如zip -r large_file.zip /path/to/large_file
),减小文件体积后再传输;若为视频、数据库等不可压缩文件,可跳过此步。
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请联系我们,一经查实立即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