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buntu上Postman的API测试流程
一、安装Postman
- 推荐方式(Snap):
打开终端,输入命令:
sudo snap install postman
。 - 手动安装(.deb包):
- 从官网下载.deb包,终端执行:
sudo dpkg -i postman.deb
,若报依赖错误则运行:
sudo apt-get install -f
。
- 从官网下载.deb包,终端执行:
二、API测试核心流程
-
创建请求
- 点击左上角“+”新建请求,选择类型(GET/POST等),输入API URL。
- 设置请求头:在“Headers”选项卡添加
Content-Type
(如application/json
)、认证信息(如Authorization: Bearer
)。 - 配置请求体:POST/PUT请求需在“Body”选项卡选择
raw
格式,输入JSON数据(如{"key":"value"}
)。
-
发送请求并验证响应
- 点击“Send”按钮,查看响应状态码(如200为成功)、响应体数据及响应头。
- 断言验证:在“Tests”选项卡编写JavaScript脚本,例如:
pm.test("Status code is 200", () => pm.response.to.have.status(200));
pm.test("Response has user ID", () => pm.expect(pm.response.json().id).to.be.a('number'));
。
-
管理测试集合与环境
- 集合(Collection):将相关请求保存为集合,支持批量运行和共享。
- 环境变量:在“Environments”中定义变量(如
{{base_url}}
),方便切换测试环境(开发/测试/生产)。
-
高级功能(可选)
- Mock服务:模拟未完成的API接口,供前端联调。
- 自动化测试:通过“Collection Runner”批量执行测试,生成HTML报告。
三、常用操作技巧
- 调试工具:通过“Postman Console”查看请求/响应原始数据。
- 集成CI/CD:使用
newman
命令行工具将测试集成到Jenkins等工具。
以上步骤参考自,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安装方式和测试场景。
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请联系我们,一经查实立即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