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服务器数据回收方法
CentOS服务器数据回收需结合数据类型选择合适方法,以下是主要操作及工具:
一、文件/目录回收
- 命令行删除(直接回收)
使用rm -rf
删除文件/目录(谨慎操作,不可恢复):rm -rf /path/to/file_or_directory # 强制删除,无回收站
- 回收站工具(需手动配置)
- trash-cli:将文件移至用户级回收站,支持恢复。
sudo yum install trash-cli # 安装 trash /path/to/file # 移动文件到回收站 trash-empty # 清空回收站
- trash-cli:将文件移至用户级回收站,支持恢复。
二、系统数据回收
- 日志清理
- 清理系统日志(保留最近2周):
journalctl --vacuum-time=2weeks # 仅保留2周内日志
- 删除旧日志文件(手动指定路径):
find /var/log -type f -mtime +30 -exec rm -f {} \; # 删除30天前日志
- 清理系统日志(保留最近2周):
- 包缓存清理
yum clean all # 清理软件包缓存
三、数据库数据回收
- MySQL
- 删除旧数据:
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create_time < '2025-01-01'; # 按时间删除
- 清理二进制日志(需配置
expire_logs_days
参数):PURGE BINARY LOGS BEFORE '2025-01-01 00:00:00'; # 删除指定时间前日志
- 删除旧数据:
- PostgreSQL
- 删除旧数据:
DELETE FROM table_name WHERE created_at < '2025-01-01'; # 按时间删除
- 删除旧数据:
四、磁盘空间管理
- 查找并删除大文件
find / -type f -size +100M -exec ls -lh {} \; # 查找大于100MB的文件 gzip largefile # 压缩大文件节省空间
五、备份与恢复(预防性措施)
- 全量备份(tar)
tar -czvf /backup/full_backup_$(date +%Y%m%d).tar.gz --exclude={"/dev/*","/proc/*"} / # 备份系统(排除特殊目录)
- 增量备份(rsync)
rsync -avz --delete /source_dir/ /backup_dir/ # 增量同步数据
注意事项
- 操作前务必确认数据已备份或无需保留,避免误删。
- 服务器环境建议通过
cron
定时执行备份任务,避免手动操作遗漏。 - 数据库备份需结合业务需求,定期测试恢复流程以确保可用性。
参考来源:
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请联系我们,一经查实立即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