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goDB在CentOS上的性能调优指南有哪些
以下是MongoDB在CentOS上的性能调优指南:
硬件与配置优化
- 硬件选择:使用多核CPU、足够内存(建议至少服务器总内存一半)和SSD硬盘。
- 配置文件优化:
- 设置WiredTiger缓存大小(
storage.wiredTiger.engineConfig.cacheSizeGB
),根据服务器内存调整。 - 调整网络缓冲区(
net.maxIncomingConnections
等)以适应高并发。 - 关闭不必要的日志或降低日志级别(
systemLog.verbosity
)。
- 设置WiredTiger缓存大小(
索引优化
- 创建高效索引:为高频查询字段创建单字段或复合索引,确保索引覆盖查询字段(覆盖查询)。
- 索引维护:定期分析索引使用情况(
db.collection.stats()
),删除冗余索引,重建碎片化索引。
查询优化
- 优化查询语句:使用投影(
find({}, {field: 1}
)减少数据传输,避免全表扫描,合理使用分页和排序。 - 利用索引特性:确保查询条件能命中索引,避免在索引字段上使用函数或计算。
分片与复制集
- 分片策略:选择高基数字段作为分片键,避免数据倾斜,启用分片以水平扩展数据。
- 复制集配置:设置读写分离(从节点处理读请求),提高读取性能和可用性。
监控与维护
- 工具使用:通过
mongostat
、mongotop
或第三方工具(如Prometheus)监控性能。 - 慢查询分析:开启慢查询日志(
operationProfiling.mode: slowOp
),定期分析并优化。 - 定期维护:备份数据,清理过期数据,配置日志轮转。
系统层面优化
- 关闭透明大页(THP):通过修改内核参数避免对MongoDB性能的影响。
- 调整Swap设置:合理配置Swap空间和
vm.swappiness
参数,避免内存不足时频繁磁盘交换。
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请联系我们,一经查实立即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