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entos weblogic性能调优参数
在CentOS上部署和调优WebLogic服务器是一个复杂但必要的过程,以下是一些关键的调优技巧:
WebLogic配置参数调整
- 修改 StuckThreadMaxTime 参数:默认值为600秒,可以增加到1200秒或更高,以避免线程阻塞问题。
- 调整线程池大小:通过修改
weblogic.threadpool.MinPoolSize
和weblogic.threadpool.MaxPoolSize
参数来优化线程池设置。 - 调整数据库日志参数:根据数据库的具体使用情况调整日志参数,以减少日志写入对性能的影响。
- 调整TCP连接数:增加TCP连接数,例如设置为300-500,以避免连接数满后导致的连接错误。
Linux系统调优
- 网络相关内核参数调优:
- 增加网络缓冲区大小:
net.core.rmem_max
和net.core.wmem_max
,以减少数据包丢失或延迟。 - 调整TCP连接队列长度:
net.core.somaxconn
,以处理更多的并发连接请求。 - 优化TCP拥塞控制算法:通过
net.ipv4.tcp_congestion_control
选择更适合当前网络环境的拥塞控制算法。 - 减少
time_wait
状态连接数量:通过net.ipv4.tcp_tw_reuse
和net.ipv4.tcp_tw_recycle
加快time_wait
状态连接的回收。
- 增加网络缓冲区大小:
- 内存相关内核参数调优:
- 调整
swappiness
参数:将vm.swappiness
设置为较低值(如10),以减少系统对交换分区的依赖。 - 调整
dirty_ratio
和dirty_background_ratio
:适当降低这两个参数的值,以减少磁盘I/O压力。 - 启用大页内存(Huge Pages):对于内存需求量较大的应用,启用大页内存可以提高内存管理效率。
- 调整
Java虚拟机(JVM)调优
- 设置JVM参数:通过修改
-Xms
、-Xmx
、-XX:NewSize
、-XX:MaxNewSize
等参数来优化JVM的内存管理。
监控和日志
- 使用监控工具:如
top
、htop
、vmstat
等,实时监控系统资源使用情况,找出性能瓶颈。 - 日志分析:定期分析WebLogic的日志文件,以识别潜在的性能问题。
其他调优技巧
- 使用WebLogic的“Native IO”性能包:可以提高I/O性能。
- 优化JDBC连接池:通过调整连接池的大小和超时设置来提高数据库访问性能。
- 启用WebLogic集群:通过集群提高系统的可用性、负载均衡和扩展性。
请注意,进行任何调优之前,建议先在测试环境中验证这些更改的影响,以确保它们不会对系统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。此外,由于WebLogic和Linux系统的版本不断更新,具体的调优参数和步骤可能会有所不同,建议参考最新的官方文档进行操作。
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请联系我们,一经查实立即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