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云服务器是如何实现每台服务器都是公网IP的呢?(webhorizon:日本ipv6 vps(日本web网站)(日本vpswindows 192.168.0.))
阿里云服务器是如何实现每台服务器都是公网IP的呢?
没有任何办法,就是靠买很多IP地址来实现。比如苹果公司,占据美国互联网先发优势,直接买了17开头一整个A类地址,17.0.0.0-17.255.255.255都是苹果公司的,占据了16581375个IP地址。而我国也只有大概7千万个IP,苹果一个公司的IP数量就有我国的四分之一之多,所以我们才需要大力发展互联网,争取在IPV6获得足够的话语权。

根据我所知道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。
利用公有云(比如阿里云、腾讯云、华为云等)部署了应用之后,为了访问申请的云服务器,需要使用公网IP,公有云服务商不仅提供了固定的公网IP,更多采用的是弹性公网IP。
NAT即网络地址转换技术,是实现弹性公网IP的基础。

NAT地址转换将私网的地址映射到一个公网的地址,形成一对多的关系。内网与外网通信时,NAT路由器(大部分的路由器支持该功能,包括家庭使用的无线路由器和光猫)将本地的IP转换成公网的IP地址。
NAT网络地址转换的核心是一张表(源IP地址,源端口号,NAT IP地址,NAT IP 端口号)。
弹性公网IP是一种NAT IP,设置在云服务提供商的公网网关上,通过NAT的方式映射到云主机的私网网卡上。这样绑定了弹性公网IP的云主机就可以直接使用这个IP进行公网通信,但是在云服务器实例上是看不到的。

弹性公网IP与用户账号关联,并不是与云主机关联,用户独占互联网的公共IP。用户申请的弹性公网IP并不与云主机绑定,用户购买了某弹性公网IP地址后,可以将其绑定到指定的云主机,也可以选择解绑。
弹性公网IP绑定在需要的资源上,不需要时解绑并释放,可以解决公网IP资源,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收费。
下面有很多瞎回答的,NAT是可以减少公网IP地址的使用,但还是需要公网IP。
公网IP只可能是云服务商自己向电信或移动等运营商买的。
阿里云有很多服务器,但是并不是所有服务器都需要公网IP,比如数据库服务器,负载均衡服务器等,只需要内网IP就够了。实际需要使用公网IP的服务器就是直接面对用户的那几台而已。
借助内网IP和弹性公网IP,以及IP回收等,实际需要使用的公网IP数量是可控的。
那么,阿里云到底有多少公网IP呢?可以看下这里的不精确统计
http://as.chacuo.net/companyview/s_alibaba
大概是 860万个公网IP。
这里面包含了阿里在国内、美国、新加坡的IP地址统计,应该还不完整。
一句话回答:就是买的。
通过BGP自治号(AS)查询,阿里云大约有3千万个公网IP,AS名称为“CNNIC-ALIBABA-CN-NET-AP”,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。
另外这么多IP当然不可能是运营商分配的,事实上运营商的公网IP还没阿里云多,这些IP是阿里云向CNNIC申请,APNIC审核并最终由ICANN分配的。
在逻辑上阿里实际就是一个运营商,它和移动联通电信的网络连接,和移动联通电信三网互通原理完全一样,都是基于边界网关协议BGP,搞一次地址广播的花费至少就要花好几百万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cn2日本vps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这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