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通过CentOS优化Kubernetes的调度策略
通过CentOS优化Kubernetes调度策略可从系统配置、调度参数、资源管理及监控等方面入手,具体如下:
-
系统内核优化
调整内核参数以提升网络和文件处理能力,如增大文件句柄上限、优化ARP缓存等。# 示例:修改内核参数(需写入/etc/sysctl.conf) fs.file-max=1000000 net.ipv4.neigh.default.gc_thresh1=1024 net.core.netdev_max_backlog=10000
-
etcd数据库优化
搭建高可用etcd集群,使用SSD存储并调整存储配额,提升元数据读写效率。# etcd配置示例(--quota-backend-bytes设置存储上限,单位字节) etcd --quota-backend-bytes=4294967296 # 4GB
-
Kube-APIServer调优
根据节点规模调整请求处理参数,如--max-requests-inflight
和--max-mutating-requests-inflight
,避免请求堆积。 -
kube-scheduler参数优化
- 调度策略:通过
nodeAffinity
/podAffinity
实现亲和性调度,或用podTopologySpread
插件均衡分布Pod。 - 性能参数:调整
--percentage-of-nodes-to-score
控制调度时评估的节点比例,减少调度延迟。
配置文件路径:/etc/kubernetes/config/kube-scheduler.yaml
。
- 调度策略:通过
-
资源管理与调度策略
- 资源请求与限制:为Pod设置
requests
和limits
,避免资源争用。 - QoS分级:根据业务重要性设置Pod的QoS级别(Guaranteed/Burstable/BestEffort)。
- 污点与容忍度:通过
taints
和tolerations
控制Pod调度到特定节点,如隔离故障节点。
- 资源请求与限制:为Pod设置
-
硬件与IO优化
- 为存储设备选择合适的IO调度器(SSD用
noop
或deadline
,SAS用deadline
)。 - 启用CPU Manager按NUMA拓扑分配CPU,减少争用。
- 为存储设备选择合适的IO调度器(SSD用
-
监控与动态调整
使用Prometheus等工具监控集群负载,结合HPA/VPA实现资源动态扩缩容。
参考来源:
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请联系我们,一经查实立即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