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业云_产业分布图
产业云与产业分布图

产业云是指在传统产业基础上,通过云计算技术将企业、产业链上的资源进行集成和优化,形成的一个集信息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新模式,它旨在通过提供弹性的计算资源、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,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,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。
在云计算的推动下,各行各业正经历着深刻的数字化转型,从互联网到政务、金融、医疗、教育等各个领域,云计算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改变着传统的业务模式,产业云作为这一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,不仅促进了行业内部的数字化升级,还加强了不同行业之间的连接和协同,为整个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
为了全面了解产业云的发展态势,本文将从产业云的上游、中游和下游三个关键环节出发,详细分析其产业链结构、市场规模、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,并结合产业分布图,展现当前产业云在不同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潜力。
上游分析:基础硬件与网络设备
产业云的上游主要包括基础硬件如芯片、服务器、网络设备等关键组件,这些硬件设施构成了云计算的物理基础,支撑着庞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需求。
1、芯片
市场规模:受5G、云计算、物联网等新兴应用的驱动,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之一,2023年国内集成电路销售规模约13093亿元,预计2024年将达到14205亿元。

产量: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升级推动了集成电路产量的强劲回升,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产量达3514.35亿块,同比增长6.9%。
重点企业:云计算产业链上游芯片包括CPU、GPU、BMC芯片等,各环节企业布局情况如下图所示。
2、服务器
出货量增长:新基建的推进和新兴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服务器市场出货量的增长,2023年中国服务器出货量约449万台,预计2024年将达到455万台。
主要企业:2022年前五企业分别为浪潮信息、新华三、超聚变、宁畅、中兴通讯,其中浪潮信息市场份额最多,占比28.1%。
3、网络设备
市场规模:网络设备是支撑行业发展的基础,2023年中国主要网络设备市场规模达到728亿元,预计2024年将达到764亿元。

主要企业:交换机市场的主要参与企业有华为、新华三等,市场份额合计达95.9%;企业级路由器市场的主要参与企业有华为、新华三等,市场份额合计达到95.9%。
中游分析:云计算服务市场
产业云的中游主要是云计算服务提供商,他们基于上游的基础设施提供IaaS、PaaS和SaaS等服务,是连接上游基础设施和下游应用场景的关键一环。
1、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
市场规模:2023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约5987亿美元,同比增长21.93%,预计2024年将达到7246亿美元。
中国市场:2023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92亿元,同比增长36.09%,预计2024年将增至8315亿元。
市场结构:公有云是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主要形式,占比61.3%;私有云和混合云分别占比32.4%和6.3%。
2、云计算企业数量
企业数量增长:截至2024年3月底,中国云计算行业存续在业的企业共计54万余家,2023年注册量最高达14.85万家。
百强企业:《互联网周刊》发布的“2023云计算百强企业”榜单显示,我国云计算实力较强的企业包括阿里巴巴、中国电信等。
下游分析:行业应用
产业云的下游是将云计算技术应用于各个行业,以提升行业效率和促进数字化转型,目前,互联网、政务、金融等行业用云已进入成熟期,而工业、医疗、交通等行业用云处于成长期。
1、行业应用占比
成熟期行业:互联网、政务、金融等行业更注重安全、优化、绿色发展等因素,2022年用云量分别占比30.6%、24.9%、12.2%。
成长期行业:工业、医疗、交通等行业用云需求不断提高,2022年用云量分别占比11.6%、5.4%、5.1%。
探索期行业:石油化工、钢铁冶金、煤矿、建筑等行业仍处于规划发展阶段。
2、细分市场
互联网云:指提供给互联网公司的云服务,包括视频、游戏、电子商务等,2023年中国互联网云服务市场规模约1027亿元,预计2024年将增至1137亿元。
政务云:包括政务专属云基础设施、政务公有云基础设施及政务云服务运营,2023年中国政务云市场规模约573.87亿元,预计2024年将达到665.15亿元。
相关问答FAQs
Q1: 如何理解产业云的概念?
A1: 产业云是指通过云计算技术将企业、产业链上的资源进行集成和优化,形成的一个集信息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于一体的产业发展新模式,它旨在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,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率和竞争力。
Q2: 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主要服务形式是什么?
A2: 目前中国云计算市场主要以公有云为主,占比达61.3%,超过市场的一半,私有云和混合云分别占比32.4%和6.3%。
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,产业云作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,正在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新动能,从上游的基础硬件到中游的云服务市场,再到下游的行业应用,产业云正在形成一个覆盖广泛、深度融合的新型生态系统,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,产业云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创新机遇。
序号 | 省份/城市 | 产业类别 | 主要产业/部门 | 产业园区/区域 | 占总投资比例/% | 备注 |
1 | 云南 | 第一产业 | 种植、养殖、经济作物 | 1.11 | ||
2 | 云南 | 第二产业 | 电力、基础设施建设、轻工 | 74.52 | 电力部门占39.49% | |
3 | 云南 | 第三产业 | 商贸设施及旅游等 | 24.37 | ||
4 | 上海 | 先导产业 | 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 | 53个特色产业园区 | 到2026年将达到60个左右 | |
5 | 上海嘉定新城 | 特色产业园区 | 智能传感器产业园、嘉定氢能港、汽车新能港 | 嘉定新城 | ||
6 | 上海青浦新城 | 特色产业园区 | 北斗西虹桥基地、青浦生命科学园、虹桥数字物流装备港 | 青浦新城 | ||
7 | 上海松江新城 | 特色产业园区 | 临港松江科技城、G60电子信息国际创新产业园、G60生物医药产业基地、G60松江信创产业园 | 松江新城 | ||
8 | 上海奉贤新城 | 特色产业园区 | 东方美谷医药、东方美谷美妆、奉贤化工新材料产业园、临港南桥智行生态谷、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、Innogreen创新绿洲 | 奉贤新城(临港新片区) | ||
9 | 大宗商品产业链 | 石化产业链 | 分布图样本展示,实图线下发送 | 电子版不售卖 |
这个介绍综合了云南和上海的主要产业及其分布情况,以及大宗商品产业链中的石化产业链,请注意,这些数据可能并不完全准确,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