存储容灾停止保护_停止保护
存储容灾停止保护

在现代企业中,数据是最为宝贵的资产之一,因此对数据的管理和保护尤为重要,存储容灾服务就是一种保障数据安全、确保业务连续性的重要手段,但在特定情况下,比如业务调整或系统优化时,可能需要对某些资源的保护进行暂停,即执行“停止保护”操作,下面将详细介绍关于存储容灾中的停止保护功能和相关步骤。
停止保护的操作场景
停止保护通常用于以下场景:当企业需要暂时中断数据同步以节省业务资源消耗,或者进行系统维护及升级时,可以执行此操作,数据同步过程会占用大量的业务资源,如磁盘、CPU、内存等,这在业务高峰时期可能会影响到生产业务的正常运行。
前提条件
在执行停止保护之前,必须确保满足一些基本条件:
1、保护组中必须包含至少一个保护实例。
2、保护组中保护实例的状态应为“同步完成”、“同步中”或“停止保护失败”。

3、保护实例的生产业务位于生产站点。
这些条件确保了停止保护的操作是在正确配置和合适的状态下进行,从而避免潜在的数据风险。
操作步骤
停止保护的操作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:
1、登录管理控制台。
2、选择“存储 > 存储容灾服务”。
3、进入“存储容灾服务”页面后,在“异步复制”部分,选择待停止保护的保护组所在的站点复制对。

4、进入对应站点复制对的保护组页面,并在左侧导航中选择相应的保护组。
5、进入保护组详情页面后,在基本信息区域右上角选择“更多 > 停止保护”。
6、在弹出的确认对话框中,确认待停止的保护实例信息后,点击“是”执行停止保护。
7、执行完成后,保护实例状态会变为“停止保护中”,最终变为“待保护”。
注意事项
尽管停止了数据同步,但Agent仍会继续记录差异数据,以便在重新启用保护时能够快速恢复数据同步,在进行停止保护操作时,管理员必须确保这一操作不会对业务造成不利影响,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。
相关问答FAQs
Q1: 停止保护后是否可以立即重启保护?
A1: 停止保护后并不建议立即重启保护,因为停止保护时,系统会记录下当前的数据状态和差异数据,立即重启可能会导致数据同步过程中出现不一致,推荐在确认业务允许和数据准备就绪后,再手动启动数据同步保护。
Q2: 停止保护是否会删除已同步的数据?
A2: 停止保护并不会删除已经同步的数据,此操作只是暂停了数据从生产站点到容灾站点的实时同步过程,已同步的数据依旧保留在容灾站点,可在需要时进行恢复。
通过上述详细解析,相信您对存储容灾中的停止保护功能有了全面的了解,在实际操作中,请按照指定步骤操作,并密切关注业务和数据变化,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。
以下是一个关于“存储容灾停止保护”的介绍示例:
序号 | 存储设备/系统 | 容灾方式 | 停止保护原因 | 停止保护时间 | 影响范围 | 风险评估 |
1 | 浪潮云海一云多芯分级容灾云 | 同城双活/异地备份 | 例行维护 | 按计划进行 | 业务短时中断 | 低 |
2 | 阿里云对象存储OSS | 同城冗余存储 | 网络故障 | 立即响应 | 无感知,业务不中断 | 中 |
3 | 华为云Stack | 云硬盘/云服务器高可用 | 硬件故障 | 故障发生时立即切换 | 业务不中断,数据零丢失 | 高(需及时处理) |
4 | 潮数科技备份一体机 | 自主芯片双活控制架构 | 等保整改建设 | 按计划进行 | 业务短时中断 | 低 |
5 |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| 数据复制与保护软件 | 定制化硬件升级 | 按计划进行 | 业务短时中断 | 中(需关注定制化硬件) |
此介绍仅为示例,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,停止保护原因、停止保护时间、影响范围和风险评估等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操作和设备状况来确定,介绍中的风险评估仅供参考,实际风险可能因环境和操作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