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buntu上集成RabbitMQ与其他服务,常见方案如下:
一、与Spring Boot微服务集成
- 添加依赖:在
pom.xml中引入spring-boot-starter-amqp。 - 配置连接:在
application.yml中设置RabbitMQ主机、端口、用户名、密码等。 - 定义队列与交换机:通过
@Configuration类声明队列、交换机及绑定关系。 - 消息生产与消费:
- 生产者使用
RabbitTemplate发送消息。 - 消费者通过
@RabbitListener监听队列处理消息。
- 生产者使用
二、与Spark集成
- 安装RabbitMQ Java客户端库:
sudo apt install librabbitmq-java。 - Spark项目配置:在
pom.xml中添加amqp-client依赖。 - 编写集成代码:通过
ConnectionFactory创建连接,使用AmqpTemplate或RabbitMQAPI发送/接收消息。
三、与Docker容器集成
- 启动RabbitMQ容器:使用
docker run命令启动镜像,映射端口(默认5672/15672)。 - 挂载配置文件:通过
-v参数挂载自定义配置文件(如rabbitmq.conf)实现参数调整。 - 服务间通信:其他服务通过容器IP+端口访问RabbitMQ,或通过Docker网络直接通信。
四、关键注意事项
- 协议选择:根据场景选择AMQP(默认)、MQTT等协议。
- 安全配置:生产环境需修改默认用户名密码,启用SSL/TLS加密。
- 高可用性:配置镜像队列、死信队列及监控(如Prometheus)保障稳定性。
参考资料: